台灣綠能產業的發展,未來也值得期待。謝金河表示,曾名列「四大慘業」的太陽能,這幾年幾乎可說是全軍覆沒,但最近綠能產業再起,中南部清出不少墓地做太陽能,台糖也有兩萬公頃的土地要做綠電。許多相關個股也開始大漲,如茂迪、大亞、達能等。
#可關注太陽能產業相關供應鏈,尤其已開始轉盈的公司。
官方代表與太陽能共識:
業者未來農委會將盤點約2萬公頃被海水倒灌、已經鹽化無法耕作的廢耕地,或林相不好的農地,讓太陽能業者可以在農地上架設太陽能板發電,太陽能板下面則可以栽種農作物,也就是所謂的『營農型綠能設施』,未來行政院還會每週或隔週開會盯緊進度。」與會人士對本刊透露,政府對於業者的要求全盤接受。
「如果這個共識可以落實,2025年建設20 GW(10億瓦)綠能的政策就可以達標,2萬公頃的農地拿來當建設營農型綠能設施,投資金額估計將達一兆元!」代表產業界參與的洪傳獻說,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來計算,等於每年的投資金額就有2,000億元,將讓台灣太陽能產業前景可期。
https://fnc.ebc.net.tw/Amp/business/125860